2023-12-27 11:54:23 | 评选网
国内最好看的校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徽设计独特,内涵丰富。校徽以梅花型为基础,寓意着坚韧、纯洁和高雅。梅花寓意着冬日里的坚韧不拔,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风范。
校徽采用深蓝色作为主色调,体现了科技、理性、厚重、深邃、宽容的文化品格,与中国科学院院徽的色调一致,表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院所属的大学,秉持着相同的价值观和使命。
校徽中间部分为学校的英文缩写USTC,下方为学校成立年份1958,强调了学校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整个校徽设计简洁大方,寓意深刻,得到了广泛好评。在国内众多高校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徽被认为是最具美感和特色的校徽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特色:
1、科研实力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科研为中心,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就。
2、国际化程度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3、教学严谨、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注重教学质量,倡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和人才。
4、校园文化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活动,包括科技展览、文艺比赛、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5、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同时与中国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上海和北京相邻,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 京大学的校徽是 鲁迅 先生设计的。鲁迅(1881~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 人。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 出面请鲁迅设计 北京大学校徽 。8月7日,鲁迅完成北京大学校徽图案的设计工作。鲁迅将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北京大学采用,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又因历史原因长期弃用,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使用。
20世纪80年代,在鲁迅设计的标志的基础上, 北京大学标识 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京大学教师在标识外圈增加了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的装饰环,此时,北京大学标识出现了蓝、红、黄等不同颜色,以及差别细微的不同版式。
2007年6月,北京大学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正式推出修改后的北京大学校徽标志。
北京大学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 篆字 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徽章用中国印章的格式构图,笔锋圆润,笔画安排均匀合理,排列整齐统一,线条流畅规整,整个造型结构紧凑、明快有力、蕴含丰富、简洁大气。
设计理念
北京大学校徽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透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 凝聚了鲁迅对北京大学的希望,对青年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的希望。“北大”两个字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京大学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
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 脊梁骨 ,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北京大学校徽以古色古香的篆书字体构成校徽图案,透出一种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展现出中国第一学府的深厚底蕴,以及对传统 中华文明 的敬仰。
校徽用“哭脸”时刻提醒着所有北京大学学子,作为一个生长在苦难深重的国家中的知识分子,永远不要失去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 人的价值 、尊严、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的表现。
校徽
校徽(school badge)是学校徽章的简称,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
校徽意义重大,校徽含义往往蕴含了特殊的意义,特别像一些历史悠 久的名校校徽,著名大学校徽和一些国外校徽大多由名人结合学校特点而设计。 譬如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兰州大学等一批闻名中外高校的校徽标志。
在老一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佩戴校徽有一种自豪和荣耀感,也是对母校的归属之情。而如今的一代学子,对佩戴校徽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想佩戴,又觉得不好意思。另外校徽的质量不过关也有关系,胸针脱落造成徽章遗失。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校徽
中国十大经典logo标志如下:
1、京都念慈庵
这枚标志实在太完美了!它完整传递了中华医药之真、慈孝之善和设计之美。京都念慈菴的品牌标识名叫“孝亲图”,这副图画描绘了品牌创始人侍奉患病母亲的感人情景,“念慈菴”这个名称正是来自于这段孝母故事。
2、北京大学
设计者:鲁迅(1881-1936)。鲁迅不光会码字,还会设计字体、画画,直接包揽了图书的封面和装帧设计。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这个校徽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但鲁迅将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又因历史原因长期弃用,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使用。
3、回力
评选网
设计者:袁树森(1909 -1984),设计年份:1934年。
“回力”是英语单词WARRIOR(勇士)的谐音。1934年,袁树森设计了“回力”这个壮男弯弓射日的商标图案,该商标图案有两层含义:中国的后羿射日神话,与西方的“勇士精神”——饱受列强凌辱,当时的中国青年非常推崇西方的“勇士精神”。
4、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标志中心是青岛的象征——栈桥回澜阁,代表原产地青岛;蓝色球体代表地球,象征青岛啤酒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清澈的水波环抱着地球,水波组成一个字母”T“;麦穗圆环强调啤酒与大麦的关系。
5、中国铁路
设计者:陈玉昶(1912-1969),设计年份:1949年。中国铁路标志由工人、火车头与铁轨的断面相融合而成的。
6、中国银行
设计者:靳埭强(1942-),设计年份:1980年。
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颇具中国风格。
7、健力宝
设计者:陈新金等,设计年份:1984年。
健力宝标志整体是字母“J”,“J”字顶头的点像个球体,是球类运动的象征,下半部由三条曲线并列组成,像三条跑道,是田径运动的象征。
8、北京亚运会会徽
设计者:朱德贤,设计年份:1985年。
第11届北京亚运会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A”是英文Asia的缩写,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是第11届。
9、李宁
设计者:潘殿伟(1962-),设计年份:1990年。
李宁的LOGO代表了三层含义:第一是红旗的一角,代表国家荣誉;第二,是“LN”的变形,代表李宁,第三体现了李宁体操运动员的特质,就像一个松鼠在树枝上的平衡和敏捷。
10、中国邮政
设计者:邵新(1956-),设计年份:1996年。
中国邮政标志,是“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而成;并在其中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使人联想起“鸿雁传书”,这是中国古代对于信息传递的形象比喻。
2024-02-13 02:17:31
2023-12-17 04:23:49
2023-12-21 06:53:43
2023-12-18 14:17:50
2024-01-05 14:33:23
2024-02-28 06: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