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7 03:59:41 | 评选网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研究发布,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服务性参考信息,是检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2017年12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在杭州发布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针对高校竞赛研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18年2月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继续发布2013-2017年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并于当年4月份在武汉发布我国首部全国大学生竞赛白皮书,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和发挥学科竞赛类活动在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规范和引导。
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2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名”,厦门理工学院在2018年-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名。这是该校继2015-2019、2016-2020、2017-2021统计周期之后,连续四次位居该榜首。
据统计,2022年厦门理工学院在A类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50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32项,获奖奖项包括202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全国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3项、第十届全国光电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达800余项。
到2021年全国大学生竞赛榜单为止,全国共有1197所本科院校进入2017-2021年本科榜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榜首,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第四到第十名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从各省高校进入前3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24所)、浙江省(23所)、北京市(21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重庆市(40.00%)、浙江省(39.66%)、上海市(35.90%)。
从进入前1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11所)、北京市(8所)、浙江省、上海市并列(7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上海市(17.95%)、江苏省(15.58%)和海南省(14.29%)。
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如下:
据统计,全国共有1207所本科院校进入《分析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榜首,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列第2名和第3名,第4至第10名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
在学校类型分布上,理工类高校表现抢眼,有70所进入前100,159所进入前300;其次是综合类高校,有23所进入前100,78所进入前300;再次是师范类高校,有5所进入前100,30所进入前300;农林类有2所进入前100,18所进入前300;
人文社科类和医药类暂无高校进入前100,仅有13所进入前300。结果还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榜单中成绩显著,10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前300,其中61所院校进入前100。224所地方院校进入前300,其中53所院校进入前100。
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得分占总分的42.63%,中部地区为23.80%,西部地区为22.95%,东北地区为10.62%。在东部地区各省份中,除了海南省由于高校数量较少,占比1.40%,其他各省份的贡献占比在5.41%到16.31%之间;
中部地区各省份贡献占比在9.69%到24.04%之间;西部地区各省份贡献占比差异较大,最低的只有1.26%,最高的达到19.41%,提示了西部地区的“不均衡”态势。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45.13%、27.99%和26.88%。
从各省高校进入前3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25所)、浙江省(22所)、山东省(21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重庆市(40.00%)、浙江省(37.93%)、上海市(35.90%); 评选网
从进入前1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13所)、北京市(8所)、浙江省、四川省并列(7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江苏省(16.88%)、上海市(15.38%)和四川省(13.46%)。
参加大学生竞赛是一种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方式,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了解竞赛信息:竞赛信息通常会通过校内宣传、学院网站、公告等多种途径发布,考生应该及时关注和了解相关信息,包括竞赛类型、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比赛地点、参赛人数限制、奖励等内容。
2、做好组队准备:大部分的大学生竞赛都需要组成队伍参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寻找自己的队友,或者参加由学院组织的招募活动,共同组建团队,进行配合练习和展开战斗。
3、提前准备比赛内容:大学生竞赛的内容有时非常复杂和专业化,需要考生去提前了解比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学习和准备比赛的必要条件。
4、制定详细的竞赛计划:要制定详细的赛前计划,包括考虑报名、练习、调整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建议尽早做好准备,以确保充分的时间来掌握每个知识点和技能要领。
5、注意考试规则:在比赛期间,考生要遵守竞赛的所有规定,注意时间安排、答题方式等方面,认真做题,不违规作弊或者其他行为,以保障比赛的公平和正义。
6、合理应对胜败:在竞赛中无论胜败,都需要理性看待,保持一定的心态平衡,认真总结赛前准备和比赛过程中不足之处,为下次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参加大学生竞赛需要考生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比赛信息和规则,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实力,合理规划比赛前期和比赛期间的时间安排,树立正确的心态和信念,为赛场上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3-11-30 23:35:47
2024-01-27 04:18:36
2024-01-27 03:59:41
2024-01-27 03:58:36
2024-01-27 03:49:48
2024-01-27 03: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