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 14:47:25 | 评选网
2023高校院士数量排行如下:
2023年中国大学最新排行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建立中国现代学制作出重要历史贡献。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评选网
3、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299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10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
截至2022年12月,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660名;在学研究生59985名,其中博士生占近50.3%;在学外国留学生1957人,其中外国博士生1292人,外国博士生在学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日历翻到2019年,距离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之问”的出炉,已经过了13年多的时间,问题的解决仍然遥遥无期。不过,多年来,学界一直在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在追求“钱学森之问”的解答过程中,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的一个回答格外引人瞩目。之前,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朱清时直言不讳:自己当年去南科大任职,就是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
进入南科大之前的朱清时: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校长
提到朱清时,在学界大名鼎鼎。他是著名的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激光光谱学研究方面,属于全球首屈一指的行家。与此同时,朱清时在教育教学上,也敢于发言,曾经当选“中国教育年度声音”。当然,朱清时的另外两个身份,可能更引人瞩目。其一,他是中科院院士,而且是在1991年就当选为院士,年仅45岁。其次,他曾经是中科大校长。这两个身份中的任何一个,都奠定了他在学界的地位,可以说是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卸任中科大校长一年后,朱清时进入南科大“再创业”
朱清时卸任中科大校长,是在2009年,那一年,朱清时63岁。一般人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已经步入了安享晚年的地步了。可是,朱清时不仅没有休息,还在一年之后接过了深圳市政府的一纸聘书,开启了他在南科大的“创业”之路。在“再创业”之初,63岁的朱清时可谓踌躇满志,直接表示自己接受南科大这份“教职”,就是为直面“钱学森之问”、回答“钱学森之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朱清时的选择,意在推动中国高教改革。
回答“钱学森之问”,南科大做了些什么,朱清时感受如何
现在我们来看,在回答“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以朱清时为校长的南科大,做了些什么呢?一是坚持以能力和活力、而非以职称来选人用人;二是师生比要高;三是尽可能尊重教育规律、不干预师生的教育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朱清时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人物》杂志曾经用“惨胜”这个词来形容朱清时的改革:他所希望做到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行政化”,基本上都没能在任期内实现。
当然,在回答“钱学森之问”的路途上,朱清时不是第一位,也不会是最后一位。但是,对于他在回答“钱学森之问”上所作出的努力,小编认为值得肯定。
以上就是评选网为大家带来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当年为解决“钱学森之问”去南科大工作,你怎么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11-30 23:35:47
2024-01-30 14:56:51
2024-01-30 14:47:25
2024-01-30 14:37:42
2024-01-30 14:26:59
2024-01-30 14: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