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19:33:14 | 评选网
最近,传闻已久的武汉大学深圳校区项目“泡汤”的消息,终于被坐实。据深圳市教育局回应,对于无缘“牵手”名校武汉大学感到无奈和遗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部在2017年曾出台过“ 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的意见。换句话说,武大深圳校区的终止,非深圳市所愿,而是因为与上级部门政策要求相左。
从地理区位来看,武汉接南济北、贯通东西,是全国有名的“九省通衢”。在区域经济方面,武汉近些年发展态势良好,未来也有广阔的空间。所以,对于武汉大学效仿哈尔滨工业大学,谋求去深圳办学之举,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仅让高考生向往,也对高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区域经济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对属地高校发展产生影响,这也是东部地区高校近些年整体发展速度明显优于中西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名校资源的高度集聚与区域性不平衡。 评选网
以下是新鲜出炉的武书连2020年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百强高校省域分布情况,虽然武书连版本榜单中,具体高校排名一贯有诸多质疑,但从面上分析各省高校实力,还是有较强参考意义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江苏力压北京排名第一
透过上述排名不难看出,江苏省以17所全国百强高校的成绩,力压16所的北京排名全国第一。当然,论平均名次,北京还是要略胜一筹,毕竟有8所“985工程”高校压阵。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和北京两地的百强高校总量,就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这是名校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典型表现。
17所入围全国百强的江苏籍高校中,除了耳熟能详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外,还有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四非”高校,足见江苏高等教育实力之强劲。当然,这些高校的具体排名还值得商榷!
上海9 校领衔第二梯队
江苏和北京之外的第二梯队,整体没有太大悬念,由入围了9所高校的上海市领衔,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湖北、广东、陕西、浙江和山东。其中,以广东省表现最为让人惊喜,共有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深圳大学3所“四非”高校上榜。
四川表现差强人意
作为西部省份,四川以3所百强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表现排名全国第9位,成绩还不错。但考虑到其共有8所“双一流”高校,这个结果很显然就不太能让人满意了。当然,和山西、贵州、广西、海南、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内蒙古等9个颗粒无收的省份相比,四川高考生已经很幸福了。
对于武书连版最新百强高校省域分布排名,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武书连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
清华大学总得分129.25分位居榜首,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位居前五位,第五的位置也是武汉大学多年来的最高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靠前,而复旦大学仅排名第八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被看低,仅排名第27和18位。
西安交通大学排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位列第13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表现不俗,位居第39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在第51位,江苏大学和江南打都进入了50强,也是多年来的较高排名。
苏州大学力压北师大和北航,位列第22位,西北工业大学进入前30。
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85位,排名有所下滑,而陕西省除了四所名校外,陕西师范大学(第69)和西北大学(第74)都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学院, 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
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大学从产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以上,就是评选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书连大学百强榜单发布,哪个省入围数量最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3-11-30 23:35:47
2024-02-05 19:43:05
2024-02-05 19:33:14
2024-02-05 19:28:42
2024-02-05 19:22:57
2024-02-05 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