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

2024-02-11 18:11:57 | 评选网

今天评选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

中国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中国科技大学全国排名介绍如下: 评选网

中国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11名。

根据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118位,是中国内地排名最高的大学之一,同时也是亚洲排名前20名的大学。在2020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其中数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0个学院(学部),含7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

学校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621人,其中教授817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90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496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37%;青年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60%。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其中35岁以下教师约占青年教师总数3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

中科大6系最牛的导师是李厚强。

教育背景:

1997-09至2000-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博士。1994-09至1997-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硕士。1987-09至1992-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学士。

任职经历:

1、2007-12至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

2、2003-07至2007-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

3、2002-12至2003-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讲师。

4、2000-11至2002-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博士后。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批准号:61836011,复杂环境下的机器博弈算法与应用,2019-01至2023-12,286万元,在研,主持。

2、XX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编号:DD2100060098,基于机器博弈的智能对抗系统原型研发,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4640万元,在研,主持。

3、华为公司重大项目,编号:ES2100060191,机器视觉技术联合创新项目,2019-01至2021-12,1500万,在研,主持。

4、XX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编号:DD2100060089,基于深度学习机器博弈的高动态强对抗行为智能决策模型研究自评估,2016-11至2018-6,1500万元,已结题,主持。

5、国家973计划课题,编号:2015CB351803,与视感知一致的视觉信息编码理论,2015-01至2019-12,505万元,已结题,主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知名校友

共有 以下几个】:

1、杜善义

2、白以龙

3、石耀霖

4、李曙光

5、宋湛谦

1、杜善义:辽宁省大连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

2、白以龙:中国力学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主任,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力学进展》副主编。

3、石耀霖: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期从事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将地质学、地震学及比较行星学有机联系起来,考虑变形、孔隙流体和热传递复杂耦合作用,从而在地球动力学定量化模拟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开拓了地热构造学研究方向。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相关研究中对区域地热特征形成机理,特别是印度板块俯冲剪切生热和藏北热松弛作用作了定量化解释。

4、李曙光: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先后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宋湛谦: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系 林业工程与林产化学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林产化学加工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工作,是我国松脂化学利用及其工程化开发的开拓者之一。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林学组成员,林业部林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表面活性剂协作组副理事长,《林产化学与工业》杂志主编,青岛科技大学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林产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以上就是评选网整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评选网。
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哪个导师最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