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04:46:55 | 评选网
中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大学排名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是我国知名的“双一流”、211大学,直属于教育部。它的法学专业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为A+,法学专业不仅是“双一流”学科,还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同时也是“法大”的王牌专业,被称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等学府”。
由此可见,如果分数高的学霸报考“法大”的法学专业是非常值得的,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受社会的认可。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知名的“双一流”,985与211高校,直属于教育部。该校的法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位居国内前列,在法学方面非常有建树,实力非常强劲,而且还是我国第一所正规的新型高等法学教育大学。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4、清华大学
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5、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以上数据出自高考升学网。
1、第一梯队
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外交学院
这4所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2、 第二梯队
国际关系学院、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3、第三梯队
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警察学院
重庆:重庆警察学院
福建:福建警察学院
广东:广东警官学院
广西:广西警察学院
贵州:贵州警察学院
河北: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南:河南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
湖北:湖北警官学院
湖南:湖南警察学院
吉林:吉林警察学院
江苏:江苏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西:江西警察学院
辽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警察学院
山东:山东政法学院、山东警察学院
山西:山西警察学院
四川:四川警察学院
新疆:新疆警察学院、新疆政法学院
云南:云南警官学院
浙江:浙江警察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 ,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立格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为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类大学头把交椅,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
211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
985工程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011计划”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24个本科专业,拥有3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
专业硕士学位评选网
授权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
西南联大
”。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共有渝北、沙坪坝和宝圣湖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在校学生23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下设5个学部,13个学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2个
一级学科
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华东政法大学
简称
华政
,位于上海,入选中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被誉为"法学教育的
东方明珠
"。王牌学院有:法律学院 、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金融法律院。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设有22个学院(部),2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4、西北政法大学
曾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直属的中国大陆地区重点法律院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院校,中央政法委、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2019年5月,学校
雁塔
、长安两个校区共占地1347亩,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建。2015年,
中宣部
批准的共青团中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6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1%。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的教师5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政法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南政法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华东政法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西北政法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政法类院校排名根据软科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排名,政法类大学排名前十的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海政法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甘肃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中国政法大学全国排名中国政法大学全国综合排名66。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诞生于1952年,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列入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
中国政法大学全国排名中国政法大学全国综合排名66。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诞生于1952年,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列入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
政法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政法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如下:全国排名第50名。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理科610分、文科590分,全国排名第50名。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1、中国政法大学(本一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74分,录取位次4102。其中法学609分,经济学603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8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
全国高校法学专业排名中国法学院校排名如下:法学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1)、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2)、北京大学(排名第3)、清华大学(排名第4)、华东政法大学(排名第5)、武汉大学(排名第6)、西南政法大学(排名第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排名第8)、吉林大学(排名第9)、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10)。法学专业简介: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
政法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政法大学全国排名及分数线如下:全国排名第50名。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理科610分、文科590分,全国排名第50名。2023年中国政法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1、中国政法大学(本一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74分,录取位次4102。其中法学609分,经济学603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86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
法律类大学排名法律类大学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位于北京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由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现任党委书记胡明、校长马怀德。校训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该校设有昌平、海淀两个校区,是
法学专业学校排名及分数法学专业学校排名及分数介绍如下:1、中国政法大学。该校设有昌平、海淀两个校区,是一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下设19个教学单位、拥有26个本科专业,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1年9月,拥有教学科研岗教师1194人,其中高级职称752人,博士
2023-12-06 04:56:20
2023-12-06 04:46:55
2023-12-06 04:37:33
2023-12-06 04:28:04
2023-12-06 04:18:00
2023-12-06 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