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00:05:49 | 评选网
排名对象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排名范围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5年5月21日公布)中,1216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这其中公办大学793所、民办大学140所、独立学院283所。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的排名对象是1216所大学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大学: 在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本科批次招生人数不少于100人(2014); 已有本科毕业生且正式公布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14); 近5年发表论文总数超过500篇(2010-2014); 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之和不小于200万元人民币(2013)。 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内涵权重人才培养(45%)生源质量(新生高考成绩)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30%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15%科学研究(40%)科研规模(论文数量)Scopus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10%科研质量(论文质量)学科标准化后的论文影响力10%顶尖成果(高被引论文)被引用次数位居各个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数10%顶尖人才(高被引学者)各个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中国学者数10%服务社会(15%)科技服务(企业科研经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数5%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论文)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的论文数5%成果转化(技术转让收入)大学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5%计分方式 计算单项指标得分时,令该项指标表现最好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一所大学的总得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加权得出。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指标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和指标本身的适切性角度出发精选了9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其中人才培养方面2项,即反映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声誉的“新生高考成绩”、反映培养结果的“毕业生就业率”;科学研究方面4项,分别是体现科研规模的“论文数量”、体现科研质量的“论文质量”、体现顶尖成果的“高被引论文”、体现顶尖人才的“高被引学者”;服务社会方面3项,包括测量科技服务贡献的“企业科研经费”、测量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论文”、测量成果转化效益的“技术转让收入”。排名负责人程莹博士指出,“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指标选择的导向是反映学生、雇主、学者、企业等大学服务对象对大学的‘集体判断’,充分体现了排名作为第三方市场评价的独特价值。” 在综合排名以外,最好大学网还发布了所有指标的单项排名。“生源质量”指标排名显示,国内顶尖学生优先报考的依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首年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3,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前20名中也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以及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些特色大学。新成立的地方高校上海科技大学首年招生,生源质量就跃居第48名。民办大学中排名前列的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其中上海 纽约大学 排名最高,位列第33名,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第39名,宁波 诺丁汉大学 、西交 利物浦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分别排在第101、第133、第200、第260位。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科研指标来自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数据库Scopus,爱思唯尔集团科研解决方案内容与分析全球总监M'hamed Aisati先生指出,“中国在科研产出和科研影响力方面持续增长,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和Scival分析工具可以全方位评价高校的科研表现,我们将中国高校的有关数据提供给在大学排名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软科来开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希望排名结果对中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和制定科研政策产生积极贡献。”“科研规模”指标排名中,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最多的五所大学依次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科研质量”指标排名显示标准化论文影响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准的中国大学有55所,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被引论文”指标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依然位居前两名,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分别位列3-10名;“高被引学者”指标排名中,清华大学以109人位居中国大学榜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均拥有50位以上的高被引学者,分列第2至5名。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包括了对高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果的评价。“企业科研经费”指标排名中,排名最高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年度企业科研经费达14亿元,天津大学以13.6亿元紧随其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都纷纷跨入了10亿的大门。“校企合作论文”指标排名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1459篇名列中国大学第一,清华大学以1187篇紧紧跟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大学分别位列第3到第5名。“技术转让收入”指标排名显示,技术转让收入最多的是清华大学,为5.9亿元,第2名合肥工业大学为2.5亿元,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在第3、第4名,福州大学2016年首次进入该榜,就以0.83亿排第5名。 上海市入围榜单百强的高校除了上海交大(4)、复旦大学(5)之外,还有同济大学(13)、华东理工大学(30)、华东师范大学(34)、上海大学(46)和东华大学(51)。湖南省入围全国百强的高校则为中南大学(27)、湖南大学(31)、湘潭大学(87)。作为湖南四大名校(中南、湖大、湘大、湖师大)之一的湖南师大首次落选百强。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大多数排名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排名团队对排名结果负责、主动接受外界检验的严谨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值得称赞。”
2021全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已经出炉,全国排名最靠前的大学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 。 在全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位居第二,浙江大学排名第三。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 复旦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 西安交通大学 相较2020年排名上升1名, 首次入围全国十强 。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愿景已现曙光。
国内高校综合排名2021最新排名(如图所示)
(数据来源软科中国)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前身是“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
具有
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
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以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为导向,依托自主研发的高等教育评价专利技术和“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持,采用数百项指标变量对中国大学进行全方位、体系化、监测式评价,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提供及时、可靠、丰富的高校可比信息
大学热搜榜排名如下:
角度一:学术排名
评选网
学术排名是衡量大学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大学排名机构有QS、THE、ARWU等,其中QS排名最具代表性。
1、清华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021年版,清华大学位列第15名,是国内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学之一。
2、北京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021年版,北京大学位列第23名,是国内著名、名声大噪的大学。
3、复旦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021年版,复旦大学位列第40名,是中国颇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2021年版,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47名,在科研方面也有着很高的声誉。
角度二: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大学的核心资源,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可以更好地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提升学术水平。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拥有一批学术知名、业务精湛的教授和专家。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也拥有一批水平优秀的教授,他们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有着较高的教师学术水平,同时也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师资队伍很稳定,不仅里面有着许多名牌专家,而且许多年轻教师也有很强的实力。
角度三:校园生活
大学不仅是学术殿堂,也是学生生活的舞台,精彩的校园生活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1、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有很多著名的社团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活动。
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有多个校区,各个校区都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和场所,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有花园派校园、邻水湾校园和张江校区,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和资源。
4、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同时也有着很多充满创意和活力的社团组织。
角度四:综合评价
从多个指标来综合评价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
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国内最著名、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不仅学术实力突出,而且校园生活、学生氛围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学术实力、师资力量、校园生活等多方面都十分优秀。
3、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水平、全面发展的大学,注重学术实力和学生发展。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很卓越,在学术和科技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从学术排名、师资力量、校园生活、及综合评价几个角度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最为著名、影响力最大、热搜最多的大学之一。这些大学有着突出的学术实力、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校园生活以及充满活力的学生群体,不仅在国内,也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以上就是评选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大学排行榜2023(国内高校综合排名最新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4-02-13 02:17:31
2024-02-11 01:14:15
2024-02-13 01:24:46
2023-11-30 23:35:47
2024-02-17 00:09:27
2024-02-17 0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