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04:45:31 | 评选网
NO.1中国人民大学
位置:北京。这是一所综合实力非常强悍的大学,它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北京丰富的经济文化资源也为人大的学子带来了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就业方面的优势。
在专业设置方面,人大比较稳定和传统,主要有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学四大专业。推免率高,统考名额少,分数线稳定,历年分数线对你择校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016年分数线已经是370,改卷也很严苛,每年专硕招生人数20+。学硕新闻学、传播学为10+,传媒经济与广播电视5人以下。
NO.2中国传媒大学 评选网
位置:北京。近年十分热门,由于是专业院校出身,它的专业设置非常丰富,几乎包括了新闻传播的所有领域。中传的新传更注重实践性,理论方面的研究自然比人大差些。
央视很多出名主持人都是毕业于中传,白岩松、崔永元、康辉、撒贝宁......招生人数多,推免率只占40%左右,留给统考的名额较多。中国传媒大学会对每一个专业划定单独的分数线,对于招生来说更科学合理。
NO.3复旦大学
位置:上海。复旦大学新传专业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专业,新闻传播专业排名第三。招生人数少,真的很难考。
复旦大学是所有院校新传专业统招人数最少的,拿2016举例,复旦学硕有5个专业选择,总招28人,但留给统考只有14个名额,专硕虽然招收人数60,统招只有18个名额。如果统考能够考上复旦也是厉害,付出总有回报,在复旦读研含金量也是非常高。
NO.4 武汉大学
位置:武汉。江城武汉这里除了有鸭脖子和热干面,还有人气爆棚的樱花。武大的新传实力毋庸置疑,但是2014年之后根据相应教育部政策,统招人数大大缩减。
2015年开始,专硕统招40-50人,学硕20-30人,并且不仅专硕学硕总体招生人数在减少,并且学硕每年缩招趋势尤为明显。武大新传考研比较公平,注重学生多元化学科背景,门槛相对人大、复旦会低一些相关。每年专硕、学硕学生都是一等奖学金可与学费抵消,这也是很大一个吸引力。
NO.5 清华大学
位置:北京。清华大学新传专业虽不比人大、中传强,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清华招生人数少,而且不指定参考书,保研比例大。虽然清华的复试分数线比较低,但提醒一下准备报考的小伙伴们,还要多参考一下其他因素。招生人数专硕20人左右,学硕低于10人左右(每年有2-3名少干)。
NO.6华中科技大学
位置:湖北。这是一个工业气息比较浓厚的学校,但它的新闻传播学实力却不容小觑,除了传统的新闻和传播两大专业外,还开设了广告和广电的专业。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骤然宣布学硕只招推免,不招统考生。
这个决定也是根据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关,学硕注重理论研究倾向需要理论扎实的学生,更倾向于招推免的学生;专硕培养注重实践性,故而对生源要求不那么严格。
因此从华科也可看出我国接下来的新传考研整体趋势:学硕倾向推免,统考人数越来越少,直至不招;专硕招生人数总体上虽有减少,但统招人数占比不会下降。大家今年能考上一定要考上,不然明年更难考!
NO.7 四川大学
位置:四川。川大的学硕有6个专业,也是几乎涵盖了主流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全学院的推免率是40%,根据历年情况,新闻传播大概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保研党。
专业齐,名额多,竞争小于北上广,而且川大不歧视外校生,这对跨 考学子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不过,也是由于性价比超高,川大最近几年的报考人数也不少,从分数线递增就看得出。川大比人大提前将新闻传播和文学大类分开划线,可见其重视程度!
NO.8 北京大学
位置:北京。北京大学人文气息浓厚,是文科学生梦寐以求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北大还是算比较保守的,学硕只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保研率约为40%,试题难度较大,所以尽管它学科排名低于人大和复旦,但想要考上,也并不容易。从历年复试分数线来看,北大是很规律的涨——落——涨——落波动,有很明显的大小年。近年来北大新传专业分数线355-370,专硕招生人数新闻传播40人,新媒体30人,学硕总人数20+。
NO.9暨南大学
位置:广州。暨南大学新传专业就业出口就在南方传媒业发达的广州,即南方几大传媒体系,因此暨大培养出来的新闻学子质量也是很高。专业实力较强,暨南大学是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高校,学硕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四个专业,招生人数在30左右。
专硕新闻与传播每年招生人数下降,但人数仍然有60+,广播电视也招20+。2011年之前,暨南大学采用的是国家线,之后就是单独划线。虽然它并不属于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之列。不过,总体分数线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
NO.10上海交通大学
位置:上海。上交地处上海,学校地域好,是一所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不过它的新闻传播专业排名也很靠前,在上海难度仅次于复旦,和同济难度相当,只是专业设置比较少,只有一个新闻传播学。推免率较高约为60%,分数线每年比较稳定。
从历年报录人数来看,上交竞争非常激烈,学硕每年缩招,现低于20人,但是每年报考人数300+,只增不减。专硕名额也在减少由20左右变为10人左右,但是报考人数也只有三四十人,比例高达1:3,这也告诉大家,分析分析报录比,也许难度就会减少很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新闻传播名校排行榜!看你心仪的学校在第几名!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成立于1898年,它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国立大学,位于北京的重要中国研究型大学,它在成立之初也是中国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截至2017年,根据“时代高等教育世界声誉排名”排名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学,除了学术界,北京大学以其校园场地和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丽而闻名。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学校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大多数国内外大学排名都将清华列为中国大陆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自2015年以来,清华大学已经超越了 麻省理工学院 ,获得“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发表的“全球最佳工程大学”榜单。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位于中国上海是中国最负盛名的高校之一,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学术大学中排名第一,在2015/16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认为这是全球第43,是中国大陆排名前五的大学之一,复旦党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SIRPA)在世界40强排名第一的政治与国际关系排名。
4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更名武汉大学沿用至今;大学位于珞珈山拥有中西式风格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中国十几年来最美丽的校园,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5、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最古老,最具选择性和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长三角大学联盟的成员和太平洋沿岸大学协会。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约700万册,成为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5月,浙大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
6、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领先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之一,获得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研究,社会学和新闻传播等方面的国际认可。根据中国教育部评估报告,人民大学法学院,财政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学和人口研究学院,新闻学院在中国大学中名列前茅。
7 、上海交通大学
海交通大学,于1896年建立,是中国首个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之一,被誉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它是C9联盟大学的九名成员之一。2016年5月,在汤森路透发布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工程学、材料学、临床医学、化学。
8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于1902年创办,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名称从“国立 中央大学 ”改为“国立南京大学”,或金陵大学,坐落在中国南京,是中国最古老最负盛名的高校之一,是中国第一所结合教育和研究的中国现代大学,也是为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基础的先驱。
9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创立于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中山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10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创建于1953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
扩展资料:
大学排行榜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存在的针对各类高等教育院校的排名。大学排行榜的考查范围可以是全球、全国,或者某一区域,如何保证大学排行榜的客观已成为世界各地大学排行榜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但是大学排行榜对于扩大各国各地院校知名度,提升文化教育水平仍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11年,"校友捐赠"已纳入评价体系,且北京大学连续四年夺冠。2012年12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了最新的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北大、清华、交大分列前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校排行榜
以下是2021年QS世界大学历史学科排名前50名中,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的结果,排名前三名大学均位于中国大陆:
1、清华大学(全球排名第21位)。
2、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22位)。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球排名第46位,国内高校排名5)。
此外,香港还有以下高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历史学科排名:
4、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排名第11位)。
5、香港大学(全球排名第21位)。
6、香港城市大学(全球排名第30位)。
历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 。
历史学专业是一门人文社科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并提供人文基础,培养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选择:
1、历史类职业: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历史类职业,例如历史研究员、博物馆管理员、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历史编纂编辑、历史文献工作人员等。
2、教育事业: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教育相关的行业,例如高中历史老师、大学历史教师、考古工作者等。
3、知识产权类职业:历史学毕业生在知识产权类行业也有一定的就业前景,例如文化产业的管理、文化娱乐公司文化策划等。
由于历史学专业培养了人文素养、分析和理解能力等,因此毕业生在当下社会中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此外,随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历史学研究生院校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中国史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7所开设中国史专业的大学参与了评估,其中排名前2的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图片是中国史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下面具体介绍下四大顶级院校(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
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历史学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1)、复旦大学(排名第2)、北京大学(排名第3)、南京大学(排名第4)、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5)、南开大学(排名第6)、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7)、中山大学(排名第8)、清华大学(排名第9)、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10)。历史学类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强、涉及面宽等特点。历史学主干学科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
历史学研究生院校排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第四轮中国史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7所开设中国史专业的大学参与了评估,其中排名前2的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图片是中国史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下面具体介绍下四大顶级院校(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
中国电气专业大学排名中国电气专业大学排名介绍如下:电气排名靠前的的大学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
历史专业大学排行榜历史学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1)、复旦大学(排名第2)、北京大学(排名第3)、南京大学(排名第4)、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5)、南开大学(排名第6)、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7)、中山大学(排名第8)、清华大学(排名第9)、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10)。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
中国历史系大学排行榜1、北京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复旦大学4、南开大学5、南京大学6、华中师范大学7、武汉大学8、中国人民大学9、福建师范大学10、华东师范大学11、江西师范大学12、兰州大学13、中山大学14、中央民族大学15、东北师范大学16、四川大学17、厦门大学18、清华大学
中国前十名政法大学第一名: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要特色的211、双一流类政法院校,是“五院四系”之一、中国政法类大学的第一标杆,学校既拥有国内政法类大学最好的院校建设,也拥有顶尖的学科实力,法学排名全国第一。毕业生就业于中央机构和国内知名律所的比例很高,被誉为“政法类人才的摇篮”,是我国顶尖的政法类院校。第二名: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位于美丽的
中国十大农业大学排名中国十大农业大学的排名如下:1、中国农业大学位于北京,是中国农业领域的顶尖学府。在全国排名中位居第30名,这体现了其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实力。中国农业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这里的教授和学者在农业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同时,学校还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这为其在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湖北的
2024-02-13 02:17:31
2024-02-11 01:14:15
2024-02-13 01:24:46
2023-11-30 23:35:47
2024-02-22 04:50:26
2024-02-22 04: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