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04:42:53 | 评选网
中国高校竞赛排行榜: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研究发布,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服务性参考信息,是检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2017年12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在杭州发布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针对高校竞赛研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2018年2月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北京继续发布2013-2017年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并于当年4月份在武汉发布我国首部全国大学生竞赛白皮书,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和发挥学科竞赛类活动在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规范和引导。
竞赛排行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2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名”,厦门理工学院在2018年-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名。这是该校继2015-2019、2016-2020、2017-2021统计周期之后,连续四次位居该榜首。
据统计,2022年厦门理工学院在A类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50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32项,获奖奖项包括202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油车)全国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3项、第十届全国光电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达800余项。
学科竞赛排行榜2023: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察;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察;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察;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察;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察;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和竞赛,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学科竞赛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也有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校学科竞赛。
在公众谈论竞赛时,其实更多时候,谈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培养创新人才,专家呼吁高校学科竞赛“升温”。与中小学过热的各种学习类竞赛相比,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学科竞赛似乎太“波澜不惊”了。
拓展资料:
中学生的省级联赛:报名参加,也称初赛或预赛(不设奖项);通过初赛后可参加复赛(设一、二、三等奖;每省设一等奖数十名,各不相同)。复赛后若干名组成省代表队,参加全国决赛(设一、二、三等奖)。
决赛后若干名参加国家代表队选拔赛,选拔组成国家代表队,可参加世界总决赛(设金、银、铜牌),我国在国际决赛中一般大部分获得金牌,战果累累,雄踞世界第一。
意义: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科竞赛获地区以上一等奖的具有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另外,学科竞赛可以锻炼人的智力,意志。可以使人得更多的知识。提前接触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于该方面的兴趣和素养。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竞赛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弊端:
学科竞赛可能使某些人抛弃课内知识,造成偏科。还可能使人的精神过度疲乏,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如下:
据统计,全国共有1207所本科院校进入《分析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榜首,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列第2名和第3名,第4至第10名分别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
在学校类型分布上,理工类高校表现抢眼,有70所进入前100,159所进入前300;其次是综合类高校,有23所进入前100,78所进入前300;再次是师范类高校,有5所进入前100,30所进入前300;农林类有2所进入前100,18所进入前300;
人文社科类和医药类暂无高校进入前100,仅有13所进入前300。结果还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榜单中成绩显著,10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前300,其中61所院校进入前100。224所地方院校进入前300,其中53所院校进入前100。
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得分占总分的42.63%,中部地区为23.80%,西部地区为22.95%,东北地区为10.62%。在东部地区各省份中,除了海南省由于高校数量较少,占比1.40%,其他各省份的贡献占比在5.41%到16.31%之间;
中部地区各省份贡献占比在9.69%到24.04%之间;西部地区各省份贡献占比差异较大,最低的只有1.26%,最高的达到19.41%,提示了西部地区的“不均衡”态势。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分别为45.13%、27.99%和26.88%。
从各省高校进入前3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25所)、浙江省(22所)、山东省(21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重庆市(40.00%)、浙江省(37.93%)、上海市(35.90%);
从进入前100榜单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数量前3的为:江苏省(13所)、北京市(8所)、浙江省、四川省并列(7所),进入高校数量占比前3的为:江苏省(16.88%)、上海市(15.38%)和四川省(13.46%)。
参加大学生竞赛是一种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方式,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前了解竞赛信息:竞赛信息通常会通过校内宣传、学院网站、公告等多种途径发布,考生应该及时关注和了解相关信息,包括竞赛类型、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比赛地点、参赛人数限制、奖励等内容。
2、做好组队准备:大部分的大学生竞赛都需要组成队伍参赛,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寻找自己的队友,或者参加由学院组织的招募活动,共同组建团队,进行配合练习和展开战斗。 评选网
3、提前准备比赛内容:大学生竞赛的内容有时非常复杂和专业化,需要考生去提前了解比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学习和准备比赛的必要条件。
4、制定详细的竞赛计划:要制定详细的赛前计划,包括考虑报名、练习、调整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建议尽早做好准备,以确保充分的时间来掌握每个知识点和技能要领。
5、注意考试规则:在比赛期间,考生要遵守竞赛的所有规定,注意时间安排、答题方式等方面,认真做题,不违规作弊或者其他行为,以保障比赛的公平和正义。
6、合理应对胜败:在竞赛中无论胜败,都需要理性看待,保持一定的心态平衡,认真总结赛前准备和比赛过程中不足之处,为下次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参加大学生竞赛需要考生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比赛信息和规则,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实力,合理规划比赛前期和比赛期间的时间安排,树立正确的心态和信念,为赛场上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4-01-03 04:50:13
2024-01-03 04:42:53
2024-01-03 04:32:30
2024-01-03 04:31:45
2024-01-03 04:11:32
2024-01-03 03:52:44